Back to All Events

木質文本-四川美術學院/台灣藝術大學 當代木雕展


新木質文本-01.jpg

木質文本-四川美術學院/台灣藝術大學 當代木雕展

學術主持:申曉南、陳貺怡

策展人:楊北辰、賴永興

參展人:

川美部分-王康、余洋、孟舒雨、張乃炎、華韵霏、鄧坤、劉毓靈、賴中原(按姓氏筆劃順序)

研究生導師-焦興濤、楊北辰、彭漢欽

台藝部分-江慧琳、林安常、林芳瑜、芝田典子、姜運威、莊駿良、徐子凡、陳家邦、賀泉融、潘煒中、謝衡(按姓氏筆劃順序)

研究生導師-賴永興、王國憲、劉柏村

Version of Wood - Sichuan Fine Arts Institute /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of Arts Contemporary Wood Sculpture Exhibition

Master of ceremony : Shen Siao Nan, Chen Kuang Yi

Curator : Yang Pei Chen, Lai Yun Hsin

Artists:

Sichuan Fine Arts Institute - Wang Kang, Yu Yang, Meng Shu Yu, Zhang Nai Yan, Deng Kun, Liu Yu Ling, Lai Zhong Yuan

Advisor - Jiao Xing Tao, Yang Pei Chen, Peng Han Qin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of Arts - Jiang Hui Lin, Lin An Chang, Lin Fang Yu, Zhi Tian Dian Zi, Jiang Yun Wei, Zhuang Jun Liang, Xu Zi Fan, Chen Jia Bang, He Quan Rong, Pan Wei Jhong, Xie Heng

Advisor - Lai Yun Hsin, Wang Guo Xian, Liu Bo Cun

當代語境下的木質文本

四川美術學院 專任副教授 楊北辰

「木雕」一詞由於使用的歷史悠久,因此指涉的能力相對受限。故而在尚處於後現代主義階段的80年代,便有「木質造形」一詞以將「木雕」的概念加以拓展。因為“雕”是減材手法的成形方式;而後現代主義中許多以自然或人工現成物所構成的“木雕”作品,不但未經任何“雕”的過程;反是以增材手段的“塑”來築構作品。以當時的角度來看,「木質造形」確實不失為一個恰當的擴展名詞。但面臨已全面進入當代藝術語境下的今天,如果僅再以該詞來表述當前的木質立體作品,似乎又已顯不足。因為當代藝術所關注的「所指性」特點,顯然無法也不應以“造形”一詞來加以體現和強調。

從現代主義到當代藝術,最明顯的嬗變是在於對作品的關注從“形式的直線推翻”轉進到“主題的橫向開展”。簡言之,現代主義的藝術家關注的是 “怎麼說?”;而當代藝術家更在意的是“說什麼?”。畢竟在前者一路衝破藝術表現形式的傳統疆界,達到“任何形式都可以成為藝術”的終極目的以後,後者只能將不再具有革命意義的“形式”問題拋下,轉而面向“主題”的價值孜孜探求。在身處當代藝術語境解釋範圍下的現在,作品應可被解讀為為某種范式的文本,並夾帶若干指涉意義的符號。因此,「木質文本」一詞不單僅只寓義於本次展覽的主題,也可作為是針對當代木質立體創作的適性詞彙嘗試。

四川美術學院與台灣藝術大學久為兄弟院校,兩校雕塑系間更因於2014年至18年間連續5屆的年展觀摩參訪,達成兼具實質性與有效性的交流。兩系在先後皆完成最新一次的教學制度改革後,川美雕塑系的「工作室制」將專業教學以“表現方向”為依據,成立:「跨媒介雕塑」、「具象雕塑」、「景觀雕塑」和「器物雕塑」四個專業工作室;台藝雕塑系的「工房制」則按“材料特性”做劃分,將專業教學分置於「泥塑」、「金屬」、「木雕」、「石雕」與「複合媒材」五種材料工房中。上述兩種專業教學的設置可謂各具特色,互有優點。以木雕創作的教學為例,台藝雕塑系採三、四年級合班分週授課,不設特定課綱,讓學生自主的尋找與發展自身對應於木材質的創作方法和材料語言。川美雕塑系的「跨媒介」、「具象」和「器物」工作室則皆設有獨立的相應木雕課程,採取分班集中授課。三個工作室的木雕教學從課程大綱、學習環境、使用工具、木種材料到作業規定皆有詳細的差異化設計,能為學生的創作引導達到很好成效。

透過本次線上與線下併行的聯合展出,可以從兩校的研究生作品中清晰地梳理比對兩種不同木雕藝術教學方法下的優點與特點。相信無論從藝術對話、教學觀摩甚者是市場觀察的角度來說,都將提供給創作、教學與推廣三方面很好的相互借鑑。

 

木質文本-台灣藝大/四川美院當代木雕研究展
台灣藝術大學 雕塑系系主任 賴永興

一塊未經雕琢的木頭,和一位剛入雕塑系的新生一般,都像等待雕琢的璞玉,充滿著可能性。羅丹的遺囑中「對藝術家來說,一切都是美的,因為對於一切存在,一切事物,他的深刻的眼光都能把握『特徵』,也就是把握從形象透露出來的內在的真理。這真理就是美。虔誠的學習,你不會找到美的,因為你將找到真。」所提到的「特徵」、「真理」、「美」、「真」等的涵義或許可以來呼應展題中的「文本」,相距千里之外的同齡年輕人,用木雕創作來探討木材質的文化本位,技法造形的相互切磋之外,更期待能有內在的思維本質上的交流。

因時代需求、師資不多及機具材質取得不易、施作上的門檻及耐候性等問題所致,相信在早期的台藝和川美的雕塑系,木雕都不是學生創作的主流,千禧年以後國際藝壇上日本的舟越桂、義大利的布魯諾.瓦爾波特、德國的史蒂芬.巴爾肯霍爾、、、等木雕家的創作被推崇應是主因,他們的作品有一個很大的特徵,那就是在深刻了解材質,不為工具及材質所遷就之下自在的創作,我想這是當代木雕吸引年輕人的魅力所在。

黃土水(1895~1930)於1915年赴日本東京美術學校專攻木雕,他在不長的創作生涯中留下數件木雕傑作,可惜當時台灣並無美術學校未有實質的傳承,卻也成為台灣美術史上一個優雅地展開。台灣最早的雕塑教育始於1962年國立藝專成立美術科下設西畫、國畫及雕塑三組開始,木雕聘黃龜理師傅前來授課,朱銘也曾來教過兩年,後由王慶台教授等本科畢業生任教,2009年楊北辰老師與筆者開始共同擔任木雕教職,以材質分類的工坊制教學使木雕成為台藝雕塑五種創作材質之一。

台灣的木雕是帶有些中國傳統加上一抹鄉土精神、一點原民風,再加上些許日本味,整體再罩上歐美體系的綜合體,常在課堂上告訴學生要創做木材質的雕塑,而不是像木雕的木雕。和北辰老師協助三義木雕博物館舉辦多次國際木雕交流展,邀請世界各國木雕家前來共同展出交流,以提升學生眼界及國際視野,北辰提議並主持每年舉辦暑期大專生薪傳創作營,向在地師傅學習,國際木雕競賽更是一個競技的平台,再加上學院為本的教學系統之下,學生要試著去探索在多元文化之下的自我存在與定位,與建構自己創作脈絡與論述。

台藝與川美的創設均與杭州藝專有所淵源、2008年締結姊妹校之後,2014年開始有雕塑系師生與作品的實質交流,這次能在台北市的秋刀魚藝術空間進行碩士生木雕創作的交流展意義非凡,創作上的切磋及促進兩校情誼之外,也期待這次的參展同學間能建立起情誼,在未來的藝術之路上相互激勵與扶持。